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明确强调,将从今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为期4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都将纳入督察范围。在新一轮环保风暴下,我国塑胶行业将面临重大挑战。新一轮环保风暴主要包括: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
中央环保督察
据了解,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督察小组初步确定,相关的督察人员调度正在进行中。只要中央一声令下,几大督察组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动,再次掀起轰轰烈烈的绿色风暴。
蓝天保卫战
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将是关键性的一年。生态环境部已经做出明确的规划路径。具体来看包括:散煤治理稳步推进、实施柴油车污染治理行动攻坚方案、相关行业加速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强化VOCs治理、重点区域秋冬季污染防治延续,以及“散乱污”企业打击和治理等。
碧水保卫战
日前,生态环境部对外通报,2018年开展的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成绩斐然,完成了99.99%的工作任务,保证了5.5亿人的饮用水安全。2019年碧水保卫战或将更进一步的扩大和纵深。长江修复、黑臭水体治理、渤海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多项攻坚行动将批次展开,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工作还将继续推进,范围更大,手段更强硬,惩罚更严厉,确保真正打赢碧水攻坚战。
净土保卫战
土壤污染防治已经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春节以后,这部法律的落地实施将成为环保工作的中心。业内专家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配套细则将陆续出台,有关的治理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实际上,在环保政策高压下,近年来PVC 企业减产、停产时有发生。有的PVC企业减产,有的停产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的被吊销营业执照,但目前来看,PVC整体开工率较高,维持在86%左右。
据了解,2013-2015年期间,我国PVC产能为负增长。在环保风暴下,2015年PVC走向了一个放缓产能扩张,小规模装置搬迁、改造、淘汰、转产的转变过程。不仅淘汰了落后产能,关掉“僵尸企业”,还提升了PVC行业的集中度与竞争力。在环保政策压力下,PVC行业步入了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企业开工率大幅提高,产量明显增加。
PVC行业景气度的回升部分来自于上游环保督察和下游需求增长的推动。
从需求来看,受近几年国内基建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影响,PVC下游主要制品管材和型材需求总体维持增长趋势,这是行业景气度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PVC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使得“煤炭—电石—乙炔—有机合成”的煤化工工艺路线成为我国生产PVC的主要途径。而近两年国家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不断收紧环保政策,对PVC和上游电石供给影响较大,在新增产能增长有限的背景下,环保问题时常造成行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统计表明,目前电石法PVC约占总产能的80%多。大部分电石企业通常将其部分回收作为低附加值的水泥原料或石灰原料,甚至直接将其进行露天堆放、晾晒或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增加企业处置成本,还会造成附近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成为限制行业发展和阻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近两年,通过环保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PVC产业客户参与度逐年提升,参与群体也越发多元化。PVC生产企业、中间贸易商、下游企业纷纷参与进来,同时,电石市场下游产品单一,导致电石过度依赖下游PVC市场的走向。而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特别是PVC品牌交割制度的推出,市场参与者对PVC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也在逐年增加。
从PVC未来竞争的格局来看,在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未来产能出清和环保加码,留存的企业将是环保设施完善、产能链配套齐全、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PVC市场供给集中度将会更高,市场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