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成良 单位:青岛创赢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首先让我们看一组数字:
全球载客汽车数量每年都在快速增加,据有关报道,截至目前全球载客汽车数量已超过10亿辆,而中国载客汽车数量将在今年年底超过2亿辆,每年的增速已超过10%,其增速相当惊人。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快捷、舒适、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消耗与污染,仅从汽车表面清洗所消耗的水这一项数字来看,就让人膛目:
国际通用计算清洗频率是,每周洗一次车,即每月洗四次。我们以市场上普通使用的高压喷水设备,每洗一次车耗水量70公斤,按每月洗车3.5次计算:
全球每年洗车耗水量:70公斤/次*3.5次*12(月)*10亿=29.4亿吨,相当于五个月的黄河流水量。
中国2亿辆车每年要消耗6亿吨水,相当于一个月的黄河流水量,并且是全部重度污染后流入地表或者流入大海,产生严重污染。
我们再来看与洗车相关的耗电量及耗煤量:
全球每年洗车耗电量:
1.5千瓦/60分钟*12分钟(每次洗车用电时间)*3.5次/月*12(月)*10亿=126亿千瓦
按一吨煤发电3.333千瓦计算:126千瓦/3.333=37.8亿吨煤
从以上三项统计数据来看,消耗量真的是触目惊心!
目前市场洗车设备主要以高压喷水为主,水泵的功率大都在1.5千瓦左右,有的超过2千瓦,清洗汽车后的污水,绝大部分不再回收,基本是被浪费了。
有一种车载式洗车器,从汽车里取电,所以洗车时必须发动汽车,不仅大量耗费汽车电瓶里的电,而且由于水压小,水流冲击力小,洗车费时费力,所以难以推广。
还有一种微水蒸汽洗车机,由于造价高,效率低也难以推广,还有一种全自动洗车机,由于占地面积大,耗水耗电更高。
目前洗车店均以高压洗车机为主要洗车工具,洗车店遍布在县级城市以上,由于店铺租赁费越来越高,人工,水电等也在不断涨价,所以洗车价格也不断提高,我国一线城市洗一次车价格在50元左右,二三线在30元左右,县级城市在20元左右,每到春节等重要节假日,要100元左右,并且还要排长队。
如何把洗车变成像家庭拖地板一样简单,方便,节水,节能,又省力是清洁设备行业重点攻克的难题。
目前,洗车设备不能进入家庭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用水量大。洗一次车要提2~3次水,对居住在高层楼、以及停车地点离居住地远的车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种设备不仅用水量大,而且不方便,是阻碍洗车业进入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取电难。由于高压洗车用220v电压,在距离家庭较远的停车场只能采取车载取电,其缺点如前所述。
三是洗车工序多,繁杂,需要的工具多。洗一次车要经过五道工序:喷水湿车、喷洒泡沫、搓揉泡沫擦灰尘、喷水冲掉泡沫、用抹布擦干,因此洗一次车非常麻烦。
积于以上原因,青岛某公司的研发团队,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终于攻克了这个难关,并取得了专利,预计今年下半年该产品即可面世,并批量销售。
该产品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采用了两个高速反向旋转的水膜,在汽车表面将污物冲洗掉。这两个水膜是由两个旋转的软毛刷反向旋转而成,软毛的直径跟女士化妆毛刷的软毛一样柔软细小,并且是倾斜一定角度接触车体表面,这样保证每平方毫米的污物都要受到四千次毛刷的冲击,同时水膜旋转的清扫力,再加上自配的清洗液,使车体表面的任何污物都能快速脱离车体表面,并随同水膜的旋转和纵向移动,从车体的排水槽中流走。 由于采用了水膜技术,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清洗液随水膜和毛刷的旋转极大地提高了利用率。该技术将传统洗车的前四道工序,即喷水湿车,喷泡沫,搓揉泡沫,冲洗泡沫一次性高效完成。 清洗液是由研发团队根据产品的结构原理而专门设计配制的一种具有高清洁力、润滑性和车体上腊三大功能。 两个软毛刷是可以左右智能摆动的,根据车体表面的高低不平,自动调节,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贴合在汽车表面,达到清洗无死角。
该设备的供水系统是由一个感应开关控制,当设备接触到车体表面时,供水系统才开始供水,设备离开车体表面时就停止供水,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用水量。
刮干系统采用智能自动调节技术,在设备的后端,随着设备的前行,将车体表面的水渍刮干,并根据车体表面的高低不平,自动弹性调节,保证最大限度地将车体表面的水渍刮干。
由于用水量少,流到地面上的水随时蒸发掉了,所以不会造成污染。
该设备有两种取电方式:一是自带锂电池供电,充一次电可以用三个月以上;二是从汽车取电,由于用电量极少,所以不用发动汽车就可以完成洗车,对汽车电瓶无任何影响。
该设备将洗车的五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清洗一辆普通轿车用水大约5公斤左右,十几分钟即可完成,用电量2瓦左右。因此采用该设备可实现超过90%的节水,超过95%的节电,同时也节省了50%的人力,洗车时间也少于高压洗车。
该专利设备的研发成功,突破了洗车工作进入家庭的瓶颈,如果能够成功广泛应用,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几亿吨水,几亿吨煤,减少几亿吨的污水污染。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价值,值得期待。
(作者联系方式:cyfz888@163.com)